灯笼河简介:
美丽的灯笼河草原-- 潺潺的少郎河水纯净、清澈,细流自海拔2000多米的三叉裆山汇集东下,曲曲折折,欢快地奔流在灯笼河草原上,使碧绿如茵的草原弃盈着跳珠溅玉的灵秀之美。
灯笼河草原旅游区距赤峰100公里,是翁牛特旗一处未被开垦和污染的地方。方圆143平方公里,青山妩媚、草木葳蕤,鲜花遍野,百鸟翻飞,是一个集河流、草原、森林、山岭于一体的旅游胜地。
站在草原上,天格外蓝,草格外绿,花鲜水美,空气清新。在这幽境里深吸几口气,心情也格外舒畅,再四处走走,看看山,逛逛景,寻幽揽胜,别有桃源雅意。旅游区内,女阴山和男根岭壁立森森,岩崖陡峭;“十三太保”遗迹和传说更是引人遐思;独自坐落在草原花海的盘龙石,高数丈,兀然挺立,遗世临风,仿佛来自天外,四周泉水渗涌,润草育花,清冽甘甜。
这里最出名的古迹,当首推已有300多年历史的“赛罕庙”。据传为康熙北征时所建,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,它古朴黄雅,精巧别致,里面供奉了一尊“塞北灵验佛”,至今香火不断。掩映于花丛碧草之里的赛罕庙已成了灯笼河旅游区闻名遐迩的景点。
灯笼河这片丰饶的草原,不仅有雄健的蒙古铁蹄马可供骑乘,还有味极鲜美的上等羊肉供游客品尝。度假村里浓郁的民族特色让游人流连忘返,夏季清爽的气温使此处蚊虫不生,更是一处消夏暑的好地方。
玉龙沙湖简介:
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翁牛特旗境内,国家AAA级景区,蜚声海内外的“中华第一龙”就出土在这里。翁牛特是蒙语,为“诸王、神圣”之意,是蒙古部落的名称。元代这里是成吉思汗四杰之首木华黎的封地。玉龙沙湖旅游区内是集草原、沙漠、山林、湖泊和蒙古族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。所在地叫布日敦,汉语是“草木齐全”的意思。这里最具特色的是沙漠、沙湖、沙松和响沙,是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,有“八百里瀚海”之称。5万亩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,沙地中有一眼清泉,泉水喷涌近1米高,每小时喷水数百吨,在沙漠中积水成湖。湖面达1万余亩,湖中有十几座沙岛,十分独特。湖内生长着鲫鱼、草鱼等鱼类。在湖北面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边缘,平地耸立起一座奇形怪状的石山,山上的怪石和树木千姿百态,有鸽子石、鹌鹑石、蘑菇石、坛子石、阴阳石,个个活灵活现,惟妙惟肖。湖西南部的黄花山和西北部的大黑山,像两面巨大的屏风一样矗立着,山有上驼佛、仙人指、龙门等奇峰怪石。
1971年,翁牛特旗朝格图温都苏木赛沁他拉村北山岗地表以下60厘米处出土了一件大型玉龙,通体呈墨绿色,高26厘米,完整无缺。体卷曲,呈“C“字型,吻部前伸,略向上弯曲,嘴紧闭,头上无角,鼻端前突,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,端面近椭圆形,有对称双圆洞,为鼻孔。双眼突起呈棱形,前角圆而起棱,眼尾细长上翘。额及鄂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,网格突起作规正的小菱形,颈脊起长鬣,长21厘米,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。鬣呈扁薄片状,通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,边缘收成锐角似刀、弯曲上卷,末端尖锐。龙体横截面略呈椭圆形,直径2.3—2.9厘米,龙尾内卷。龙背对穿的单孔,外径0.95厘米,内径0.3厘米,经试验,以绳系孔悬挂,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。这件大型玉龙,是一整块玉料圆雕,细部运用浮雕、浅雕手法表现,通体琢磨,光洁圆润。龙体伸曲刚劲有力,长鬣高扬,显得极有生气。中华第一龙的现身,将中华古代文明史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。 |